(資料圖片)
在會東縣鐵柳鎮人民村,有一座被人稱為“蔡氏老屋”的古宅。這是一座建于清朝中后期的土木架結構四合院,院中老屋房梁由雙木構成,且尖對尖朝里,根部都朝外;堂屋門前的兩根木質柱子,樹根朝上,樹尖朝下——這種用料方式在中外建筑史上都十分罕見,傳說,這與當年建造老屋時的一場誤會相關。
200多年前,蔡氏祖先從湖南舉家遷到了現在的人民村,以制作壇罐立足。到了清朝中后期,蔡氏族人請來工匠,殺豬宰羊,破土動工,建造起這座四合院??墒菐滋煜聛?,工匠們發現,飯桌上以肥肉和骨頭為主,沒見精瘦肉,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吝嗇”的主人頗多不滿。商議之下,他們決定在豎柱子和安屋梁時故意不按規矩來,柱子倒著豎,屋梁尖對尖,寓意這家人“不順不發”。
等到新房竣工、結清工錢后,蔡家人抬出兩大筐肉,請工匠分取回家,并解釋說,這些精肉是特意留著請他們帶回去給家人吃的,工匠們這才知道錯怪了蔡家人。一名老木匠順著柱子爬上去,繞梁三周,然后用斧頭在柱子上敲了三下,留下一句話:“主人心善,蔡家倒發一千年?!?/p>
“誤會”的傳說無從考證,但蔡家卻把“仁義做人,厚道做人”的道理作為家訓流傳了下來。(趙海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勤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