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于今天(5月7日)抵達韓國訪問。
韓國多個市民團隊抗議日本首相到訪,韓國各界連日來以多種形式批評尹錫悅政府的對日政策。
據韓國總統辦公室發布的日程,岸田文雄抵達首爾后,首先將前往位于首爾銅雀區的國立顯忠院進行祭拜,這是日本首相時隔12年再次參拜韓國國立顯忠院。
(相關資料圖)
之后,韓國總統尹錫悅將于當天下午在龍山總統府為岸田文雄舉行歡迎儀式,并先后舉行小范圍會談和大范圍會談,隨后兩位領導人將舉行聯合記者會。這也是韓日領導人時隔52天后再次會面。
路透社報道截圖【題圖為今年3月,韓國總統尹錫悅(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在日本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p>
媒體分析,兩位領導人在會談中將討論安保、尖端產業、科學技術、青年文化合作等議題,并將提出相關領域合作的具體方案。
韓方還提出,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放的安全性進行驗證后,韓國方面還將對核污染水的安全性進行單獨驗證,日方對此能否同意備受關注。
當地時間5月6日晚,韓國多個市民團體的數百名代表來到首爾市中心舉行燭光集會,對岸田文雄訪問韓國表示不滿。
參加集會的民眾手舉蠟燭和標語,上面寫著“日本須向強征勞工謝罪”“譴責福島核污染水排?!薄胺磳n美日軍事合作”“譴責尹錫悅政府對日屈辱外交”等內容。
市民團體代表則輪流發表演講,就日本政府對待侵略歷史的態度、尹錫悅政府全面倒向美日的外交政策表示不滿。
韓國外國語大學85位教授和研究人員也發表聲明,批評尹錫悅近期在一系列歷史問題上的涉日表態和面對日方諸多主張的緘口不言,認為這是給日本侵略歷史“免罪符”的屈辱外交行為。
《韓國郵報》報道截圖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采訪時分析認為,日本首相時隔五年訪問韓國引發普遍反對,是因為在韓國各界看來,當前韓日兩國的“走近”,并非基于雙方關系的實質性改善。
? 實際上,韓日關系走近,并不是兩國在諸如歷史、領土、經濟貿易等紛爭性問題化解的前提下推進的,相反是在日韓兩國仍然存在著諸多深刻爭端前提下、韓國政府片面作出讓步的基礎上達成的。因此,韓國民眾的不滿表達是可以理解的。
? 當前,日本和韓國存在著深刻的領土爭端、歷史問題以及區域經濟構建等一系列的爭議問題,韓國政府“短視”的政策傷害了韓國民眾的愛國情感。
《韓國先驅報》報道截圖
不久前,韓國總統尹錫悅剛剛結束對美國的訪問。
訪問中,美國以所謂升級對韓提供“核保護”為名,強化在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的戰略存在,同時強調拓展所謂“韓美日”三邊合作。
對此,李海東分析認為,推動韓日關系“走近”,體現了美國通過拉“小圈子”推進其地區戰略的意圖。
? 實際上,美國在東北亞是以激化國家間的矛盾展示其所謂的“區域安全”地位的。區域形勢越緊張、越分裂,美國打造聯盟、制造對抗、裹挾亞太國家卷入大國地緣政治碰撞的戰略推進就會越迅速。
?美國向韓國提供所謂的“核保護”,毫無疑問會加劇區域緊張局勢。
針對韓國政府當前的外交政策取向,韓國國內反對之聲高漲。
在岸田文雄訪問前夕,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表示,當前韓國政府的外交和安保政策充斥著零和博弈思維,將朝鮮半島推向了“陣營對決”的中心。
對此,李海東認為,韓國與美日捆綁開展“陣營外交”極不明智,不僅損害自身利益,更將威脅地區安全穩定。
?當前美國經濟狀況不景氣,促盟國向自己輸血的政策取向非常明顯。
?韓國政府追隨美國,選擇將自身置于亞太區域總體經濟一體化進程之外、而與美日等國家構建“經濟小圈子”的做法,必然會使韓國自身經濟發展的空間被壓縮、韓國民眾總體的福祉受損害,同時也會導致韓國長期處于更難化解的安全困境和緊張狀態之中。
?韓國政府一味配合日美的做法,不僅不會使韓國更安全、朝鮮半島更和平,相反會更加危險。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總臺記者丨陳濛 張昀
編輯丨張晗 王全文 李皓 林維
簽審丨張玲 鄒浩宇 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