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印度東北部發生騷亂的梅泰族是怎么回事?與中國有很大的淵源
梅泰族是生活在印度東北部曼尼普爾邦的主體民族。曼尼普爾人在血緣和文化上與中國有很大的淵源。曼尼普爾王室通常被認為來自于古代中國齊朝。
根據當地古籍記載,在中國北齊時代,大約公元479年之502年,曼尼普爾邦的建立同當時齊朝與中亞王朝公主通婚有關,當時通婚的皇族,為了躲避兩朝的追殺,齊朝皇族逃向了中亞一個國家,后來又經過中亞遷移到了今天的曼尼普爾邦一帶。
梅泰族說梅泰語,又稱曼尼普爾語,是一種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庫基-欽語支中的語言,與印度的庫基語和那加語比較接近。梅泰部落的一個祖先聲稱他是帕蚢蚆,一種傳說中的龍。
梅泰族女性的長相偏向中國女性樣貌,一般人都會把這女性誤以為是中國游客在這里穿著當地的服飾,最讓人感到神奇的是當地女子并不會與印度男子通婚,在很多女子心中對待印度這個國家并沒有什么好感,所以平時也是很少交流。
梅泰語是印度曼尼普爾邦的官方語言,有獨特的文字,最古老的文獻溯源于13世紀。在梅泰語中,其名稱意為“珍珠城”。
梅泰族即曼尼普爾原為獨立王國,有著上千年歷史,在文化藝術上也有過高度成就。1947年8月11日,曼尼普爾從英國占領下獨立。1949年9月21日,曼尼普爾國王巴格亞昌德拉被迫將曼尼普爾并入印度。但這里的民族、文化與印度主流社會相距甚遠。
梅泰族民間一直維持著對龍的崇拜。在十八世紀,當時的國王因為個人偏好強迫曼尼普爾人皈依印度教,但遇到強大的阻力,印度教也從未真正成為梅泰族的民間信仰,對龍的崇拜依然以各種形式在曼尼普爾保存下來。
除此之外,梅泰族還很喜歡中國武術。飲食習慣中,他們偏好中國飯菜,因此中國飯廳在曼尼普爾邦非常流行。因此,有學者認為,梅泰族相當于緬甸果敢族,同屬漢族。
曼尼普爾是印度東北的一個邦,成立于1972年,該邦曾是阿薩姆邦的一部分。東以緬甸為界,西與阿薩姆邦相連,南以米佐拉姆邦毗連,北同那加蘭邦接壤。